〔基法〕陈韵如
边缘异常或无所不在?法律移植作为法社会研究概念工具
摘 要
如果说法律是(或应该是)社会的反映,那么存在社会的外来法律是否是种异常,或者仅存于非西方之所谓(半)边缘(peripheral)社会之特殊状况?如果说法律的跨境实为常态,且既有法与外来法的多元交杂乃无所不在,那我们如何正视与理解「本土社会中的外来法」?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主流之「法律与社会研究」中,移植议题亦属边缘。基于对这两种边缘性的反思,本文试图更广泛地以英语世界三个主要学术脉络〔即,比较法方法、(后)殖民研究与法律全球化研究〕为起点,了解外来法与本地社会之间互斥、交杂或者共构等关系、机制与影响,并与战后台湾学界研究成果交互对照。本文一方面试图建构一个初步的文献地图,另一方面则建议研究者在借镜(移植)西方研究与理论的同时,从边缘视角重构问题,乃至适合的概念方法之「工具箱」,循环往复地深化有本土关怀的法律与社会研究。
关键词:法律移植、法律与社会、镜像论、比较法、(后)殖民、全球化、法律多元、法律史、本土化、边缘
〔基法〕王晓丹
法意识研究——不平等权力结构中,法律实践的局限与能动
摘 要
法意识研究致力于探索不平等社会中法律与社会的共构,从人们的思维与行动剖析法律在权力结构下的社会角色。本文旨在提供法意识研究的知识地图,文献同时包含国际比较视野,以及台湾在地成果。
法意识研究的「文化转向」将法律视为文化实践,研究聚焦于人们在不平等资源与文化图式(cultural schema)中进行「法律性」(legality)的社会建构,以此构成了法律霸权(legal hegemony)的不平等结构。然而,法律作为文化实践的分析未能精确描绘法律的象征权力,也未能包括人们抵抗权力的政治脉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建议研究者考察能动主体(agency)在道德与责任感中的行动策略,从而解剖不平等的法律性结构与抵抗行动的「辩证关系」。此种统整权力、法律与日常实践的法意识分析,开展出在地法文化转型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法律与社会研究、法意识、纠纷、法律性、象征权力、自我、主体、认同、能动性、法文化
〔基法〕官晓薇
法律动员研究
摘 要
法律动员研究近年来在法与社会研究的重要性日增,重要的法与社会及法与政治手册也都有专章介绍法律动员研究。法律动员研究的起源与美国政治发展息息相关。自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及Roe v. Wade判决所带来的成功,使得以公益诉讼为主要手段的团体有意识地以诉讼策略促成社会改革,这样的策略促使了许多社会学者、政治学者以及法与社会学者开始发展理论架构,并大量投入观察、分析和理解这些诉讼和权利倡议的实践。本文耙梳并介绍西方文献的法律动员研究,首先讨论法律动员概念的定义,其广泛性的定义内涵,虽促成了研究数量的增加,但也因此发展成了两个取向不同的分支,呈现了相当歧异的样貌。本文也介绍美国以外的法律动员研究,继而讨论台湾法律动员研究的发展,最后展望未来,本文预料随着宪法诉讼法的施行,法律动员研究将蓬勃发展。
关键词: 法律动员、法与社会运动、法与社会研究、权利构框、宪法诉讼
〔基法〕施慧玲
家庭法律社会学的台湾拼图——分享一个行脚读书人的摄像本
摘 要
「家庭法律社会学」一词,至今未为台湾学术界广为引用,但若交错搜寻家庭、社会、法律间的文献,便不难整理拼图式的整体图像。应用「法律与社会」的视野或方法,观察、评析法律对于家庭中个人权益与身分关系的规范与执行,并探究、批判立法价值或社会实践的多元样貌,已经是台湾身分法科际整合教研日常。我国家庭法的发展,从以「男女平等」与「子女利益」为法制原则,历经家庭与相关人权法的增修,在在彰显家庭之于个人价值与社会意涵的演变。本文应用「家庭法律社会学」工具,梳理台湾家庭法的发展脉络,再以现有学术及实务素材作为拼图内涵,作成可供分享、检视并修正的教研模型,并分享笔者在市民运动及研究教学间,孕育、深耕在地「家庭法律社会学」三十年的所思所得。
关键词:家庭、法律与社会、法社会学、民法亲属、身分法、家庭社会学、家庭法律社会学、全球在地化、科际整合、跨领域研究
〔基法〕蔡博方
法律与现代性
摘 要
当代的法律与社会研究中,「现代性」(modernity)之讨论摇摆在两种样态之间:历史性或概念性的研究,或者,当代的、经验的研究。对此,本文尝试梳理出四种不同理论视角与它们各自延伸的经验取径,并且提供评述,希望依此架构来推进台湾本土的法律与社会研究。首先,本文从台湾社会学界的研究成果作为出发点,以「主体为促因╱主体为结果」、「现代为必然╱现代为偶然」的区分,依序安置J. Habermas、N. Luhmann、M. Foucault、B. Latour的理论立场。接着,本文将整理此四个理论立场之下,英语学术文献之中法律与社会研究的主要研究取径与其中的关键论题,同时检视台湾本土研究的重要成果与其贡献。最后,本文以此分析架构,对中英关键之学术文献提出相关评述与厘清,希望缩短此主题在理论研究与个案研究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未来研究之进展。
关键词:现代性、法律与社会研究、社会理论、沟通理性、自我再制、治理性、物质性
〔基法〕许菁芳
律师与律师工作
摘 要
本文为律师研究之文献回顾。其目的在于建构知识地图,兼顾国际学界之经典与最新发展,并将台湾本土社群之研究成果嵌入对话。具体而言,本文专注于法律职业的三大面向:律师的社会功能与角色、律师与国家的政治互动、全球化市场下的律师业。首先,聚焦于律师的政治角色,以「国家」为主要分析视角,介绍三支重要的历史比较研究,再专注于台湾经验中,国家如何形塑律师、而律师又如何成为「斗士」对抗国家。其次,将律师与律师工作视为一社会现象,讨论法律职业的本质、律师的社会结构、及律师的诉讼角色。最后则将焦点转向全球化市场,随着律师陪伴跨国客户跨越了国家的边界,二十一世纪律师业也发生特殊变化。
关键词:律师、律师工作、法律职业、法律人综合体、律师与全球化
〔基法〕沈伯洋
警察执法的法律社会学——以101大楼前的抗争为例
摘 要
文化论、新制度主义与场域论长久以来支配了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在台湾的脉络下,以警察执法为例,一般研究者很难界定警察执法是受到文化的影响较多,还是组织架构与制度的影响为重,抑或资本的运作才是关键,更不易看出因素如何交错。
为了让研究者有一个选择的依据,本研究先行比较了各种针对警察执法的理论,并分析其利弊,再进一步探讨「执法场域」的各种研究方式。并以101大楼前法轮功的抗争场域作为例子,以划定的场域为根基,借由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予以比较,并界定各个角色,讨论其可能的折冲方式,最终形成场域的规范。本文希望借由此案例抛砖引玉,描绘出台湾在地法律社会学的执法状态,并提出可资使用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关键词:法律社会学、场域论、新制度论、文化论、策略行动理论、执法、资本、惯习、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