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法學評論特刊 (2022年12月)

  • 2022-12-31
  • 楊嘉茵
〔基法〕陳韻如
邊緣異常或無所不在?法律移植作為法社會研究概念工具
摘 要
如果說法律是(或應該是)社會的反映,那麼存在社會的外來法律是否是種異常,或者僅存於非西方之所謂(半)邊緣(peripheral)社會之特殊狀況?如果說法律的跨境實為常態,且既有法與外來法的多元交雜乃無所不在,那我們如何正視與理解「本土社會中的外來法」?與此同時,以美國為主流之「法律與社會研究」中,移植議題亦屬邊緣。基於對這兩種邊緣性的反思,本文試圖更廣泛地以英語世界三個主要學術脈絡〔即,比較法方法、(後)殖民研究與法律全球化研究〕為起點,瞭解外來法與本地社會之間互斥、交雜或者共構等關係、機制與影響,並與戰後臺灣學界研究成果交互對照。本文一方面試圖建構一個初步的文獻地圖,另一方面則建議研究者在借鏡(移植)西方研究與理論的同時,從邊緣視角重構問題,乃至適合的概念方法之「工具箱」,循環往復地深化有本土關懷的法律與社會研究。
關鍵詞:法律移植、法律與社會、鏡像論、比較法、(後)殖民、全球化、法律多元、法律史、本土化、邊緣

〔基法〕王曉丹
法意識研究——不平等權力結構中,法律實踐的局限與能動
摘 要
法意識研究致力於探索不平等社會中法律與社會的共構,從人們的思維與行動剖析法律在權力結構下的社會角色。本文旨在提供法意識研究的知識地圖,文獻同時包含國際比較視野,以及臺灣在地成果。
法意識研究的「文化轉向」將法律視為文化實踐,研究聚焦於人們在不平等資源與文化圖式(cultural schema)中進行「法律性」(legality)的社會建構,以此構成了法律霸權(legal hegemony)的不平等結構。然而,法律作為文化實踐的分析未能精確描繪法律的象徵權力,也未能包括人們抵抗權力的政治脈絡。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文建議研究者考察能動主體(agency)在道德與責任感中的行動策略,從而解剖不平等的法律性結構與抵抗行動的「辯證關係」。此種統整權力、法律與日常實踐的法意識分析,開展出在地法文化轉型的重要議題。
關鍵詞:法律與社會研究、法意識、糾紛、法律性、象徵權力、自我、主體、認同、能動性、法文化

〔基法〕官曉薇
法律動員研究
摘 要
法律動員研究近年來在法與社會研究的重要性日增,重要的法與社會及法與政治手冊也都有專章介紹法律動員研究。法律動員研究的起源與美國政治發展息息相關。自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及Roe v. Wade判決所帶來的成功,使得以公益訴訟為主要手段的團體有意識地以訴訟策略促成社會改革,這樣的策略促使了許多社會學者、政治學者以及法與社會學者開始發展理論架構,並大量投入觀察、分析和理解這些訴訟和權利倡議的實踐。本文耙梳並介紹西方文獻的法律動員研究,首先討論法律動員概念的定義,其廣泛性的定義內涵,雖促成了研究數量的增加,但也因此發展成了兩個取向不同的分支,呈現了相當歧異的樣貌。本文也介紹美國以外的法律動員研究,繼而討論臺灣法律動員研究的發展,最後展望未來,本文預料隨著憲法訴訟法的施行,法律動員研究將蓬勃發展。
關鍵詞:    法律動員、法與社會運動、法與社會研究、權利構框、憲法訴訟

〔基法〕施慧玲
家庭法律社會學的臺灣拼圖——分享一個行腳讀書人的攝像本
摘 要
「家庭法律社會學」一詞,至今未為臺灣學術界廣為引用,但若交錯搜尋家庭、社會、法律間的文獻,便不難整理拼圖式的整體圖像。應用「法律與社會」的視野或方法,觀察、評析法律對於家庭中個人權益與身分關係的規範與執行,並探究、批判立法價值或社會實踐的多元樣貌,已經是臺灣身分法科際整合教研日常。我國家庭法的發展,從以「男女平等」與「子女利益」為法制原則,歷經家庭與相關人權法的增修,在在彰顯家庭之於個人價值與社會意涵的演變。本文應用「家庭法律社會學」工具,梳理臺灣家庭法的發展脈絡,再以現有學術及實務素材作為拼圖內涵,作成可供分享、檢視並修正的教研模型,並分享筆者在市民運動及研究教學間,孕育、深耕在地「家庭法律社會學」三十年的所思所得。
關鍵詞:家庭、法律與社會、法社會學、民法親屬、身分法、家庭社會學、家庭法律社會學、全球在地化、科際整合、跨領域研究

〔基法〕蔡博方
法律與現代性
摘 要
當代的法律與社會研究中,「現代性」(modernity)之討論搖擺在兩種樣態之間:歷史性或概念性的研究,或者,當代的、經驗的研究。對此,本文嘗試梳理出四種不同理論視角與它們各自延伸的經驗取徑,並且提供評述,希望依此架構來推進臺灣本土的法律與社會研究。首先,本文從臺灣社會學界的研究成果作為出發點,以「主體為促因╱主體為結果」、「現代為必然╱現代為偶然」的區分,依序安置J. Habermas、N. Luhmann、M. Foucault、B. Latour的理論立場。接著,本文將整理此四個理論立場之下,英語學術文獻之中法律與社會研究的主要研究取徑與其中的關鍵論題,同時檢視臺灣本土研究的重要成果與其貢獻。最後,本文以此分析架構,對中英關鍵之學術文獻提出相關評述與釐清,希望縮短此主題在理論研究與個案研究之間的距離,有利於未來研究之進展。
關鍵詞:現代性、法律與社會研究、社會理論、溝通理性、自我再製、治理性、物質性

〔基法〕許菁芳
律師與律師工作
摘 要
本文為律師研究之文獻回顧。其目的在於建構知識地圖,兼顧國際學界之經典與最新發展,並將臺灣本土社群之研究成果嵌入對話。具體而言,本文專注於法律職業的三大面向:律師的社會功能與角色、律師與國家的政治互動、全球化市場下的律師業。首先,聚焦於律師的政治角色,以「國家」為主要分析視角,介紹三支重要的歷史比較研究,再專注於臺灣經驗中,國家如何形塑律師、而律師又如何成為「鬥士」對抗國家。其次,將律師與律師工作視為一社會現象,討論法律職業的本質、律師的社會結構、及律師的訴訟角色。最後則將焦點轉向全球化市場,隨著律師陪伴跨國客戶跨越了國家的邊界,二十一世紀律師業也發生特殊變化。
關鍵詞:律師、律師工作、法律職業、法律人綜合體、律師與全球化

〔基法〕沈伯洋
警察執法的法律社會學——以101大樓前的抗爭為例
摘 要
文化論、新制度主義與場域論長久以來支配了法律社會學的研究。在臺灣的脈絡下,以警察執法為例,一般研究者很難界定警察執法是受到文化的影響較多,還是組織架構與制度的影響為重,抑或資本的運作才是關鍵,更不易看出因素如何交錯。
為了讓研究者有一個選擇的依據,本研究先行比較了各種針對警察執法的理論,並分析其利弊,再進一步探討「執法場域」的各種研究方式。並以101大樓前法輪功的抗爭場域作為例子,以劃定的場域為根基,藉由三種不同的研究方法予以比較,並界定各個角色,討論其可能的折衝方式,最終形成場域的規範。本文希望藉由此案例拋磚引玉,描繪出臺灣在地法律社會學的執法狀態,並提出可資使用的理論與研究方法。
關鍵詞:法律社會學、場域論、新制度論、文化論、策略行動理論、執法、資本、慣習、動能